中器寄語
每周行業“碳”秘精選環保熱點資訊,涵蓋新聞速覽、政策解讀、市場洞察、技術前沿及中器動態五大板塊,助您迅速精準把握行業趨勢與機遇。分享中器在環保領域的最新動態或成果亮點,彰顯智造活力,擔當新質使命。
一 新聞速覽
精選本周環保行業熱點新聞,一分鐘快速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01|審議并原則通過《“無廢城市”建設進展評價辦法(試行)》
12月18日,生態環境部審議并原則通過《“無廢城市”建設進展評價辦法(試行)》等辦法規定。制定《評價辦法》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高質量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要科學評估城市固體廢物治理工作,聚焦重點領域,識別短板弱項,加強指導幫扶,確保評價結果客觀真實,推動地方取得實實在在的建設成效。要強化評價結果運用,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全面展示我國“無廢城市”建設成效。
02|解放日報刊發靜安區委書記于勇署名文章:上海中心城區城市更新需著重把握好三對關系
12月17日,解放日報刊發中共上海市靜安區委書記于勇署名文章《上海中心城區城市更新需著重把握好三對關系》。提出,城市更新著手的是“物”,但著眼的始終是“人”;要把踐行人民城市理念貫穿城市更新各環節各方面,讓我們這座城市既有高度、更有溫度。經過多年快速發展,上海增量用地和存量用地的比重發生結構性改變,城市建設邁入以存量更新為主的新階段。中心城區作為建成區,人口和建筑密度高,資源和環境約束緊,宜居安居和風貌保護任務重,城市更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凸顯。城市更新是一項事關全局的系統工程,尤其需要統籌謀劃、整體考慮、協同推進。
03|12月下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發布
12月16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12月下半月(12月17日—31日)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12月下半月,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北部、東北、華南及西南區域大部以優良為主,局地部分時段可能出現輕度污染,京津冀及周邊區域中南部、長三角區域、汾渭平原及西北區域大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局地部分時段可能出現中度污染。其中,河北中南部、山東大部、河南大部、長三角中北部局地、山西中東部及南部、成都平原及四川南部個別城市可能出現重度污染。受沙塵天氣影響,甘肅河西地區和寧夏中北部可能出現輕度污染。
二 政策解讀
針對本周環保相關政策文件,深入解讀和分析,快速掌握政策影響與機遇。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實施方案(2024—2027年)
12月18日,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人民政府共同制定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實施方案(2024—2027年)》,旨為積極探索跨域一體化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的有效機制和路徑,有效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全面提升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水平。
推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戰略。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按照《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的要求,示范區旨在打造生態優勢轉化新標桿、綠色創新發展新高地、一體化制度創新試驗田、人與自然和諧宜居新典范。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探索建立生物多樣性共保聯治機制,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格局,提升示范區生態環境質量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區域經濟社會綠色發展良性互動,努力使示范區成為生物多樣性跨界聯合保護和治理現代化的先行標桿。
中器以上海為中心輻射長三角乃至全國,積極建設循環經濟綠色低碳產業鏈,助力生態環境綠色一體化發展。
三 市場洞察
環保行業的市場趨勢分析,提出針對性市場洞察建議。
以更高標準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 縱深推進能源改革和法治建設
12月15日,2025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要求,總結2024年工作情況,謀劃2025年重點工作。
會議認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國能源系統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堅定不移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2024年能源各領域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堅持錨定雙碳目標任務,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取得新成效。堅定不移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推動可再生能源替代,風電光伏躍升發展,重大水電項目有序推進,核電在運在建規模升至世界第一,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轉型變革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能源國際合作取得新進展。深化拓展“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切實保障開放條件下的國家安全水平。
會議強調,2025年能源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持續深化能源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在新的起點上奮力譜寫能源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縱深推進能源改革和法治建設。加快構建適應新型能源體系的體制機制,初步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優化油氣管網運行調度機制,推進自然壟斷環節獨立運營和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以貫徹實施《能源法》為契機夯實能源法治根基。堅持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推動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大力推進風電光伏開發利用,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統籌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鞏固深化能源國際合作,加快構建立體多元合作新格局。提升境外能源資源保障能力,強化能源合作風險防范,加強綠色能源合作,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
四 技術前沿
介紹最新技術成果和創新應用,展示低碳環保創新活力。
四部門:以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綠色發展優化升級
12月17日,工信部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四部門聯合印發《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我國引領原材料工業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優布局、更加綠色、更為安全發展的標準體系逐步完善,標準工作機制更加健全,推動傳統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的標準技術水平持續提升。
標準體系更加優化:完成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稀土、黃金等行業的標準評估及優化,分行業構建支撐原材料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
標準供給能力大幅提升:發布并實施200項以上數字化轉型、100項以上新材料領域以及100項以上綠色低碳標準,推動10項以上強制性國家標準立項。制修訂500項以上基礎通用和質量提升類標準。
標準實施應用不斷深化:面向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新材料等原材料重點領域,遴選300項以上標準應用優秀案例和100項以上典型場景。
中器篤定“宏偉”目標、堅守“樸素”情懷,深耕環保新能源新材料領域,持續開拓創新核心技術,助力實現國家“雙碳戰略”目標。
五 中器動態
中器身躬力行,分享最新動態。
01 能源盛事 智匯申城|中器集團聯合主辦2024中國生物柴油行業發展研討會暨全國生物柴油行業協作組年會圓滿召開
12月19日至20日,由全國生物柴油行業協作組、中器環保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主辦“2024年中國生物柴油行業發展研討會暨全國生物柴油行業協作組年會”在上海成功召開。原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中國化工情報信息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宇、全國生物柴油行業協作組秘書長孫善林、中器環保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學旺、美國駐華大使館農業處Joshua DeMoss等嘉賓出席研討,并有來自中國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中國石化科學院等機構專家、美國駐華大使館商務處與農業處代表等,匯聚政府、學術界、產業界近百名業界精英共謀發展之道。原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中國化工情報信息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宇、中器環保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學旺分別為大會開幕致辭。
會議同期,首屆生物能源分會理事會成功召開,中器環保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學旺榮任副會長,中器集團為副會長單位。中器愿與各界精英同仁攜手開拓生物能源國際新藍景熠熠生輝。
圖片
02 “你是什么垃圾?”城市記憶 綠色包容 | 上海人的這些“小事”
在上海這座城市記憶深處,刻在上海人骨子里的節儉,不僅是一種生活習慣,更是一種深深植根于這座城市文化脈絡中的美德,包容著一代又一代人對“回收”這件事的尊重與堅持。近年來,上海在垃圾處置方面不斷創新。從垃圾分類、兩網融合到滬尚回收,為更高效精細化管理,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在每個小區如雨后春筍般誕生。《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五年來,居民的垃圾分類習慣已養成,自覺履行生活垃圾分類義務比例已達97%,全市居住小區分類達標率已達95%,上海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將邁入3.0典范時代。
最新發布
最新!2025年迎新元旦交通管制通告來啦,上海這些道路區域限行!
為確保2025年迎新元旦期間本市道路交通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有關規定,市公安局決定將于2024年12月31日起至2025年1月1日,對本市部分道路采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
2024年12月31日20時至2025年1月1日1時。自外白渡橋/北蘇州路路口起,沿北蘇州路—西藏北路—西藏中路—北京西路—成都北路—延安東路—西藏南路—復興東路—外馬路至黃浦江邊止組成的范圍內(不含上述道路)禁止一切車輛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