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乙巳年(蛇)
新歲鐘聲已敲響
大家新年好!
千年傳承,非遺中國年
“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正式將夏歷正月初一定為新年第一天,即歲首,全國推行,歷代相沿。”
“2024年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歲首新年,“第一個非遺中國年”鐘聲正式敲響,“春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已跨越二千多年歷史,是迄今為止“流傳歷史最久、流傳地域最廣、過節人數最多、內涵最深厚、內容最豐富”的中國節日,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民族第一大節!
春節,從被確定為聯合國假日到申遺成功,歷經兩年多時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國際認可度提高。自此,“過大年”在全球影響力不斷攀升,春節民俗活動走進全球200個國家和地區共享盛世嘉年。目前,我國共有44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總數居世界第一,全球多元文化發展更添絢麗華彩。
百節年為首,四季春為先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豐收祭祀、貼春聯、吃年夜飯、給壓歲錢、守歲……
可別覺得,這些都是現代人的專屬,在古時候,春聯不是寫在紙上的,清代出現“年夜飯”,“壓歲錢”不是真的錢,過年守歲古人比你能“熬夜”......
· 豐收祭祀是春節最初的起源,人們往往在歲末年初之時總祭諸神,體現出古人對自然的禮敬和對農事的重視。
· “總把新桃換舊符”,古代“硬核春聯”是寫在桃木板上的桃符,到了明朝,大家才慢慢改成用紅紙來寫春聯。
· “年夜飯”這個詞到清代出現,據《清嘉錄》記載:“除夜,家庭舉宴,長幼咸集,多作吉利語,名曰年夜飯,俗呼合家歡。”
· 壓歲錢在古時叫作“壓勝錢”,形似錢幣鑄有吉語或寓意吉祥的圖案,例如清代的“壓勝錢”,正面鑄有“多子多孫”,背面為“維熊維羆(pí)”,祈盼子孫興盛,后代勇武多才。
· “守歲”對古人來說可是個傳統“熬夜”項目,《東京夢華錄》里記載,“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到了早晨都不睡覺,網友辣評:古人比我都能“熬”。
金蛇點“金”,再創輝煌
心之所系,行之所至
夢雖遙,追則能達
愿雖艱,持則可圓
站在新歲起點,感受濃濃年味,收獲滿滿幸福。中器集團與大家攜手并進、勇往直前,以綠金點亮錦繡山河,用實干鑄就輝煌篇章!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
蛇舞虺虺
生活蠖蠖
事業蟠蟠
前程騰騰
(包不嚇人)蛇年表情包來啦!
【文末掃碼全拿下】
快來“掃”我吧,系列表情包全都有~
來源|人民網